篆書《三字經》(小篆的體勢,融合了金文、簡帛書的成分)
作者:sxthlh / 日期:2017-07-27 14:43:49 / 瀏覽量:2560按:日前《名家書經典系列——高慶春篆書三字經》由中國書店出版了,這本書是我去年春節放假期間寫成的。花費了我很大精力,很用心來做的。現發出來請大家指正。
作為蒙學經典的《三字經》千古流傳、經久不衰,以篆書藝術形式來表現,對于我來說是個新課題。難點在于字數多,要寫得通篇一致、風格協調,又要兼顧普及、雅俗共賞;由于字帖的特殊性,章法、篆法、筆法及表現手段都要有所變化和調整;重復字、生僻字多,如何在藝術表現力和對古文字準確把握之間統一起來,這些都是對我的考驗和挑戰。
首先做了案頭的準備工作,先解決文字問題,把疑難篆字查準;其次是章法的考慮,在要求的限度內算好字數;最后是選擇筆和紙,用質地較厚的舊宣,兼毫小筆。一切準備就序,利用春節長假,幾天時間連續作戰,一鼓作氣寫出來。放在畫墻上比較,對文字有疑問和風格不協調的又做了幾次調整,才落款用印,最終敲定。
現在看來這件作品達到了預想的效果,既有我慣常的書寫特征,又有整合多種技法的表現手段;既是當下書寫狀態的自然流露,也是多年積累思考的集中展現。
不妨自圓其說一下:雜糅諸家,統一中寓變化。通篇雖說是小篆的體勢,但融合了金文、簡帛書的成分。特別是受到楊沂孫《在昔篇》的影響,走大小篆融合之路,雖然這條路很險,但探索充滿了誘惑和快樂。注重筆法,強化書寫性。篆書的筆法是彰顯個性的關鍵,寫篆書不是畫字,而是發揮毛筆的特性來書寫。唯其如此,才能真正表現出篆籒之美之雅。這里既有中鋒、藏鋒,也有側鋒、露鋒,甚至些許的枯筆,重筆法變化的姿態、往復運行的動勢、起筆收筆搭筆的隨機靈活,使筆下的字保持自然、生動、流暢,又不失典雅、高古、渾樸。把握虛實,體現氣韻生動。這種字帖字,要寫得規矩整齊容易,寫得生動鮮活很難,關鍵在于對于虛實的把握要到位。這里大到整體章法的虛實,小到一個字、一條線的虛實,還有字與字之間、字的結構之間、線與線之間的對比關系,都做通盤考慮。在對立統一的變化中,彰顯整體的古奧氣息和鮮明節奏。融會貫通,以藝術表現為準。文字的取法非常重要,做到有出處、不杜撰,這是篆書的底線。因為有重復的字、又是大篇幅,僅限一種寫法顯然不夠。我是以書法藝術的筆法和個性化的氣息來統攝各種不同的字法,使之協調在一起。這既是創作的需要,也是時代發展的對篆法純度放寬要求的必然。
書法是藝術,更是技術,需要“格物”達到“致知”,更高的境界就需要由“技”進乎“道”。不惑之年,心態更趨平和淡定。讀書、思考、修行、悟道的功課一樣不可少。寫字是慢功夫,需要“養”。自信在時光的滋養和歲月的磨礪中漸行漸悟,當會有所收獲。sqcn
高慶春
2011年4月17日
于京華嘉泰軒